第(2/3)页 餐饮也是同理,逛累了就要吃饭? 不可能心血来潮就不吃了。 把这些放在上层,不会降低顾客的消费欲望? 又能尽可能地让他们多逛几层,把人流量往上引导。 而化妆品、首饰等等? 往往是因为冲动而购买,它们的利润又比较高? 所以放在底层? 既能承受较高的租金? 又可以通过巨大的人流量获得不错的利润。 梁轻帆的规划,显然也是遵循了这一规律。 餐饮区放在最上层,顾客从下往上逛,逛累了正好吃个饭。而数码产品和游戏体验区放在下层,能够充分利用人流量,提升营业额。 至于“常规区”和“核心区”的区别,主要在于环境的不同。 核心区有巨大的玻璃幕墙,采光极佳,宽敞、明亮、视野开阔,整个区域不会被分隔,高度一体化。 很多数码产品的门店都会采用大量的玻璃设计,而且层高很高,就是为了给消费者营造一种高端大气的感觉,提升他们的购物体验。 所以,卖手机和其他数码产品的数码区,放置一些家具、智能家电的周边商品区,以及让消费者们用餐的餐饮区,对环境要求很高,选在了半圆形玻璃幕墙包围的核心区。 常规区的采光则差了很多,而且区域之间也存在一些分隔,不是整体的一块。 这是因为游戏体验区、家居生活区和观影区对光照的要求不高,甚至比较排斥光照。 不管是体验游戏还是看电影,都需要相对较暗的环境。 家居生活区严格意义来说不是卖场,是模拟家居摆放在家中的情景,个别场景还要展示夜间宅在客厅的温馨环境。 而且,观影区、游戏体验区和家居生活区都可以分为好几个不同的展厅,展示不同的风格和内容,需要分隔开来。 所以这些都放在常规区。 除此之外,每一层常规区和核心区之间,还有一定的联系。 比如二层,数码区和游戏体验区放在一起,玩家体验完了游戏和最新游戏设备之后,直接就可以来到数码区购买自己看中的设备。 三层,居家生活区和周边商品区也是同理。 四层,餐饮区和观影区共同构成了一个舒适的休息区域,顾客逛累了可以吃饭、喝点东西,也可以坐下来看个电影。 每一层的核心区都是大约700平,三层加在一起一共2100平左右;而每一层的常规区则是从1000平到1300平不等,加在一起大约3600平。 此外,一层还有几家商铺,一共1200多平,也一起租给了腾达。 这是当初商场为了给梁轻帆凑数用的,强行凑成了七千平。 正好,一层的这几家商铺就可以用作摸鱼网咖、逆风物流等实体产业的展示区,盈利不是第一目标,主要是为了展示。 总之,梁轻帆的安排相当科学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