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随后把得到的乙醇加入蒸馏分离的“酒基”中,并用生物脂调香。 也就是常说的勾兑酒。 简单的说,就是把酿好的原酒中的“有效成分”和“酒基”先分离,再合并的一个过程。 之所以多出这一步,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除甲醇。 而是酒液在发酵过程中,因为发酵情况不同,会导致口感出现较大差异。 统一蒸馏,统一勾兑则是尽可能缩小这种差异,并用人工的方式,让口感达到最优化。 除甲醇只是顺手为之。 很多小作坊为了节省成本,省去了勾兑这一过程,导致生产的酒中甲醇含量较高。 一旦被人大量饮用,容易引起不适。 也就成了众人口中的喝到了“假酒”。 这个的确是假酒的一种,但毒性较轻微,只要不大量饮用基本都能扛过去。 最恐怖的是直接用工业酒精勾兑的假酒,这已经不能称之为假酒了,而是毒酒。 因为喝这种酒,只要超过60 ml,也就是饭店用的那种塑料杯的半杯,人就凉了。 窦弘毅自然知道勾兑酒,更明白酒里的弯弯绕绕。 他陷入思考。 因为窦弘毅忽然发现,傅松的建议给他提供了一个新思路。 酿西瓜酒不用西瓜…… 而且好像还真的可行。 因为只要把处理西瓜的环节,全部放在无氧环境下进行即可。 想到就做,窦弘毅开始重新设计实验方案。 傅松看着他,突然道:“你再搞一组将西瓜和西瓜皮一起做成西瓜汁,再勾兑的实验。” 窦弘毅一愣:“为什么?” 傅松微微一笑:“尽管试试嘛,说不定会有奇迹。” 窦弘毅点点头,不过也没在意。 作为果酒酿制方向上的研究生,他有自己的自信。 在他看来,傅松的建议完全是异想天开。 酿酒,自然要用瓜果中最精华的部分。 搞两块西瓜皮进去,这不是开玩笑吗? 自己老师要开的酒厂是正规高档酒厂,可不是小作坊。 不过他知道傅松的身份,所以并没有反驳,反正就是顺手为之的事。 窦弘毅的动作很快,他和丁茜分工,很快就做出五十组实验。 两人做实验时,傅松则在旁边观察,并适时提出一点意见。 只是每次傅松开口,窦弘毅都会无奈的看他一眼。 虽然没有明说,但意思很明显:请不要外行指挥内行。 但不管他眼睛怎么活动,傅松都装作没看到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