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七章 都怕了,杯弓蛇影!八百里加急!-《我才七岁,老朱你让我监国?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随即,目光移向黄子澄,再次问道:“黄大人为何不说呢?到底有何不妥?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这……”黄子澄吱吱唔唔:“下……下……官,下官细细思考了一番,并无不妥。”

    他几乎用尽了全身力气,才说出这句话。

    说完之后,只觉血气上涌,整个人好似虚脱了一般。

    旁边的齐泰见状,连忙伸手将他扶住。

    “好!”朱允熞笑道:“黄大人觉得并无不妥,其他人呢?”

    他望向一众文官。

    此时的文官们,心里皆是五味杂陈。

    这些日子,苦心想了许多,为设置咨政处的事谋划。

    以为这是掌权的大好时机。

    没想到,到头来,不仅竹篮打水一场空,什么都没有谋到,还给自己戴上的“镣铐”。

    早知如此,在太孙殿下提议设咨政处的时候,就应该竭力反对。

    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。

    形势比人强。

    反对?

    谁敢反对?

    特别是旁边的武将勋贵们都在看着呢?

    反对你就是别有用心,妄图夺权,有造反之心。

    要不然,为啥咱武将勋贵不贪权不恋势,你们饱读圣贤书的人,却一心只想争权呢?

    文官们没办法了,只好出来表态。

    “下官认为可以。”

    “军务政务,虽有不同,但理却一致,太孙殿下此法不错。”

    “下官赞成!”

    “下官亦赞成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文官们纵使心中一万个不乐意,但此时也只能出言赞同。

    “好,既然大家都无异议,那就这般定了。”

    朱允熞心情不错。

    “孤还有一件事,想与诸位大人商议。”

    “因倭寇作乱,本朝自洪武三年禁止濒海民众私自出海,后来又多次重申禁海之策,且越缩越紧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连番商入境,亦在禁止之例。”

    “然民间走私,却屡禁不止。”

    “不要说沿海地区,就连金陵城的码头上,都有不少海外来的番商。”

    “官府不能禁绝,法令几成空文,倭寇之乱,也未见减少。”

    “孤决意开海禁,设市舶司管理。许百姓重新下海,往来海外,互通有无,只须向朝廷申报纳税即可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倭寇作乱,孤自会派兵平定。”

    “诸位大人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开放海禁的事,他早就和老朱说过。

    老朱当时未置可否,此事也就搁置了。

    但既然老朱现在将朝政交给他,就是想考验他,也想看他如何处理。

    畏手畏脚,处处拘谨,反而会让老朱失望。

    还不如干脆放开手脚,大干一场,做出成绩来,让老朱刮目相看。

    大明后期,放开海禁所遇到的阻力不小。

    主要是因为江南士绅在禁海期间,与海外的走私贸易,从来就没有真正中断过。

    禁海之后,只有有权有势大富大贵之家,才能做海外的买卖。

    一般的百姓和商人根本没有这样的能力,等于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,还不用向朝廷交税。

    朝廷中掌权的江南士绅都在其中获利,因而不愿放开海禁。

    但现在还是明初,走私的利益阶层还没有形成,阻力也就不会有那么大。

    朱允熞不是没有考虑过,干脆先不着急开放,由大明朝廷来做海外贸易。

    免得开放海禁的大头,都被士绅阶层拿走了。

    但很快,他又否决了这一想法。

    想要推动大明快速迈入新时代,就必须形成足够的利益阶层,获取他们的支持。

    若是无利可图,让所有的阶层都反对,那就算他是皇帝,改革也推行不下去。

    在后世的社会,大多数人眼中,都反对资本主义,视资本家为剥削者,吸血鬼。

    然而,在如今这个时代,资本却代表着先进,代表着发展的方向。

    朱允熞反而有意培养。

    开放海禁,就让士绅阶层获点利又如何呢?

    反正朝廷以后通过税收调整和政策管控,仍然有的是办法对付他们。

    海外贸易,乃至海外殖民,是最快培养资本阶层的途径。
    第(2/3)页